無線覆蓋:新市場O2O的角逐戰
在無線網絡覆蓋占領了手機、PAD、電視、盒子等多個終端之后,圍繞無線覆蓋的角逐正在互聯網巨頭之間開展。
繼美團網、小米之后,支付寶也加入到Wifi的這場角逐中。5月20日,支付寶錢包宣布與樹熊網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為線下商家提供商用無線覆蓋產品和服務。業界分析稱,此舉核心目的是搶占線下入口,促進其O2O戰略的發展。
無獨有偶,有消息稱,騰訊也將于近期推出自己的免費Wifi共享平臺。不過,騰訊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并不知情。
業內認為,用免費上網作為廣告推廣,為線下商家引流不失為開拓O2O的一個好途徑,但是其商業模式及詳細形態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的探索。
O2O引流線下商家
在打車軟件大戰偃旗息鼓之后,支付寶將商用Wifi作為了其線下的又一個突破口。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智能手機的保有量現已達到5.8億部,國內用戶平均有46%的時間選擇用Wifi聯網。商用Wifi正在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一大流量入口。
商用Wifi技術提供商樹熊網絡CEO賴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目前69%的智能手機流量來自于Wifi,3年后80%的互聯網流量將來自于Wifi,5年后60%的線下支付會通過移動端完成。
另外,隨著位置服務的發展,商用Wifi更可以為商家提供精準的行為數據分析。
支付寶Wifi項目產品經理熊益斌向記者介紹,消費者在手機上安裝支付寶錢包APP,進入支付寶免費無線覆蓋區域之后,便會自動收到一條推送信息,用戶點擊該消息,就能自動連接上網。以某知名火鍋品牌為例,其91家門店,平均每家店每天接待的客流在1600人左右,假設Wifi連接率為30%,以單個客戶平均每年就餐3次來說,這一免費平臺一年帶給商家的重度粉絲大約有531萬。與此同時,支付寶還會向商家敞開一部分數據。
億歐網聯合創始人、O2O觀察人士黃淵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支付寶此舉仍是為了搶占移動入口,至于這個接口與它實際提供的服務能否契合、能否直接轉化并不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網在去年底就已經開始在部分線下商戶(包括餐廳、咖啡廳、影院等場所)鋪設Wifi,同時上線了iOS版客戶端 “美團Wifi”。這一動作似乎比支付寶更早。
盡管阿里巴巴此前投資了美團網,不過,此番二者并沒有合作。熊益斌透露,支付寶免費Wifi向商家推廣的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已經建立了合作關系的商家直接轉換,二是樹熊網絡服務的所有覆蓋商家。
此外,在布局電商平臺萬匯網的同時,傳統企業大佬萬達也在積極推進整個商業環境內的Wifi鋪設工作,目前在全國不少城市的萬達廣場已經做到了免費無線覆蓋,這也被其視為實施電商O2O模式的重要一步。
黃淵普認為,線下市場并不如線上集中,很難有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線下商家是分散的,不像線上網站,流量大者會越來越強。但是,互聯網公司提供的數據以及延伸的服務會不斷增加它對商家的吸引力。”
資本頻繁布局
此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騰訊旗下專注O2O業務的高朋網,已經從4月開始通過微信向線下商戶鋪設免費商用Wifi路由器。用戶可在找到相關Wifi熱點后,使用微信公共號登錄,省掉了傳統的密碼認證、輸入環節。
盡管前述騰訊相關人士對布局免費商業Wifi一事三緘其口,但業內認為,微信作為騰訊在移動互聯網的利器,其在O2O戰略中必然會占據重要位置。
與騰訊一樣,為了搶占線下入口,百度、小米等一大批互聯網公司也相繼開發了Wifi硬件工具。巨頭的布局,使得這一冷門領域突然變得炙手可熱,資本家們也頻頻砸錢。
去年底,業界傳出小米科技投資邁外迪的消息。據悉,邁外迪成立于2007年,免費為咖啡館、西餐廳、機場等商家提供Wifi上網設備、安裝和維護服務。
記者通過試用發現,連接邁外迪Wifi時,頁面會跳轉到邁外迪導航首頁,而邁外迪通過在這一頁面上投放廣告獲得收入。
此外,2012年上線的支持網絡共享的軟件“Wifi精靈”,今年3月也獲得了來自啟明創投、著名投資人蔡文勝等共計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Wifi精靈聯合創始人司新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該軟件活躍用戶60%是學生。由于校園網絡“一人一號”等高資費模式,“Wifi精靈”幾乎成了高校學生的裝機必備。
但是,對于盈利模式,他坦言為時尚早,暫時還沒有想那么多,“我想對于目前進入這個領域的任何一家公司來說,在短期內都不會考慮盈利,核心戰略是擴大用戶規模。”
他認為,在智能路由器等硬件行業可能會面臨巨頭整合,但是在軟件應用領域更多的是開放合作,“Wifi應用的價值,是下一個億萬級市場的動力源,是海量用戶的新入口,是智能交互的平臺,簡單粗暴的模式必然會被淘汰。”
此前,邁外迪CEO張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目前公司來自咖啡廳業務的收入占到了總營收的90%左右,即每年大約2700萬元。2011年,咖啡廳業務營收同比2010年增長了200%。
顯然,除了頁面展示廣告,目前商業Wifi的盈利模式依然有些單一。
賴杰分析稱,五年后60%的線下支付會通過移動端完成。通過商用Wifi建立起網絡平臺服務商,和線下商戶的針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在線服務,是商用Wifi解決方案提供商未來競爭的熱點。
總體仍處于試探階段
作為O2O的又一個重要入口,不少業內人士將免費Wifi與此前的打車軟件混戰相提并論。但這一場戰爭,涉及的商家范圍無疑要復雜和廣泛得多。
除樹熊網絡外,服務于銀行營業廳、網吧等場所的海蜘蛛,也在與支付寶錢包團隊接洽,有意加入全民免費Wifi計劃。
黃淵普認為,支付寶現在開始布局其實有一點晚,“這個市場任何人都做不到一家獨大,只能在分散的市場里尋求更多的合作。”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大多數商家,更多持觀望態度。一位大型連鎖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免費Wifi帶來客流不一定完全有效,“很多用戶是到店后才對Wifi有需求,我們要解決的是如何帶來客流。”
他認為,目前餐廳已經全部布置好了免費Wifi,如果再更換其他廠家服務,意義并不是特別大。
不過,大多數商家表示,目前的服務商都是付費合作的形式,如果互聯網巨頭能像補貼打車軟件一樣給予優惠甚至是免費,則更愿意與他們合作。
對此,熊益斌表示,通過大數據計算,不僅為商家提供精準投放,還可能輸出信用融資體系。這一措施或許能解決商戶的兩個痛點,一是怎么去吸引客流,二是解決企業如何快速發展和資金困境的問題。
目前,這一服務還沒有上線,騰訊與百度在線下的免費Wifi也尚未深入到用戶身邊。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草根創業者都嗅到了無線覆蓋的巨大商業機會,都試圖以“免費Wifi”的方式切入這一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入口,但目前仍有不少問題待解,總體仍處于試探階段。免費Wifi認證流程繁瑣,安全隱患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用戶,在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之前,想必各大巨頭不會輕易下力氣去推廣。
校園中的Wifi壟斷現象
以校園網這一場景的Wifi使用為例,獵豹移動的《全國高校校園網使用限制報告》顯示,全國校園網的平均網速僅為2.68M。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范圍內,2010年世界電信日開始,只有4M及以上的帶寬才能被稱為寬帶。2.68M的平均網速仍屬于窄帶層面,導致上網需求強烈的學生群體依舊為 “網”發愁,成為中國“壓抑的Wifi需求池”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除了網速慢外,校園內的Wifi環境還存在眾多怪相。
據了解,目前高校的網絡建設多先由運營商出資,再經運營商自己或借助設備商出力,提供網絡設備以及帶寬支持,并主導校內的工程實施。網絡建成后,學校和運營商會定期地分成結算學生繳費收入。學校承建方式即為學校主導,然后對外招標式選擇運營商和設備商。
在這個產業鏈中,學校是校園網的主導者,其次是電信運營商,學生用戶幾乎無話語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學校學生采訪發現,目前多數學生會使用市場提供的免費Wifi軟件,亦有同學使用技術手段突破校園網絡客戶端對路由器的限制,而校園網絡運營商則會不斷地強制升級客戶端對免費Wifi軟件進行封堵。
“一物一號”也是校園網的另一個特點,即一個登陸賬號只對應一臺設備。這種一物一號以及禁止路由器使用的方式,通過人為設置門檻而增加了流量購買范圍,從而推高了學生的流量使用成本。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不少校園網絡運營商利用其壟斷的市場地位,進行一些捆綁性的商業開發,例如要求學生購買并捆綁手機套餐,以便發送和接收動態短信指令。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飛象網總裁項立剛分析道,校園是個特殊的Wifi使用場景,網絡建設的投入成本較高,高校的寬帶收費標準較市場價格卻相對偏低。因此,運營商采取上述做法無不是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考慮--防止學生打破既有的收費模式,甚至希望達到“每個學生都付錢”的目的。對學生而言,則希望能夠利用共享來降低上網費用。這是運營商和學生用戶之間相互博弈的表現。
項立剛點出,運營商不該對校園采取過分市場化的運作手段,不能把利潤最大化作為校園網運營思路,而是應針對高校學生上網時段較為集中的特點,積極加強網絡建設和帶寬支持。
在采訪中,一位匿名專家總結道,高校限制網絡共享是學校的行政壟斷和電信的商業壟斷合二為一而形成的綜合怪象。
網絡服務應引入競爭機制
實際上,壟斷玻璃門現象不僅存在于校園,也在地鐵、公交、高鐵等使用場景中存在。
一位行內人士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概括道,從技術的角度來講,在公交、學校、地鐵、高鐵等場景上鋪設免費Wifi并不存在任何的技術障礙,但此舉會打破相關場景中的原有眼球廣告格局。
以北京公交車為例,北京公交集團等是公交車的管理方,而巴士在線等運營商則是車載廣告或車載電視的運營方。車載廣告的相關收入,主要由公交車管理方和車載廣告運營商按比例進行分成。除非新進入者找到一種共贏的商業模式來彌補原有利益者的利益,否則這塊市場的免費Wifi開發就會是一個難以打破的玻璃門困局。
去年12月26日,正在尋求轉型中的巴士在線獲得了工信部頒發的虛擬運營商牌照。此后,巴士在線先后與中興通訊、中國手游等進行合作,以搭建公交移動Wifi平臺。其商業邏輯在于,通過向公交乘客提供免費Wifi,以構建一個公交移動入口平臺,然后圍繞其入口進行商業開發,從而重建商業模式,擺脫過去基本上單一依靠公交廣告收入的收入結構。
項立剛和于國富則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國家應對此推出明確的政策,并在網絡接入服務中引入公開競爭機制。
對于相應的法律問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于國富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接受網絡接入服務時,學生與普通消費者享有同等的權利,不應因其身份受到任何歧視或不公正待遇。
相關資訊
-
- ??佳能與潤滿強強聯手,帶來視覺震撼的2016上海佳能展收官之作05-23
- ??賭上個人信譽,也要把潤滿科技介紹給你04-25
- ??安防市場轉型離不了互聯網+04-19
- ??這樣去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無線ap04-15
- ??上海綜合布線廠家哪家服務周到02-25
-
- ??上海安防監控廠家哪家專業快速02-24
- ??上海安防監控廠家哪家性價比教高02-22
- ??上海綜合布線安裝哪家專業02-19
- ??上海安防監控廠家哪家好02-19
- ??上海安防監控廠家哪家價格實惠02-19